著名的九点连线问题,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寓意,创造性思维——通常意味着在格子外思考。知识共享协议允许作者选择不同的授权条款和根据不同国家的著作权法制定的版权协议,版权持有人可以指定以下的条件在没有指定“nc”的情况下,将授权对本作品进行商业利用。
著名的九点连线问题,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寓意,创造性思维——通常意味着在格子外思考。
如图1所示,有图左边所示3行3列排列的9个点,要求你在笔不离开纸面而且不重划的情况下,用4条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问题的解决办法完全依靠“在格子外思考”,如果你永远将你的思维局限在9点之内,那么问题就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九点连线谈创新及对知识管理的再思考: 图1 9点连线问题
“在格子外思考”的意思是——我原来没这么想,也就是说,答案存在于我们所考虑的问题解决方案的范围之外。
答案为什么在外面?因为它打破了我们一直遵行的思维习惯。
在连线问题中,我们相信我们的直线不能延伸到由9个点构成的大方格之外。
没有人说这是一条规则,它是我们自己预先这样假定的。
9点连线对于我们解决问题的意义在于,我们应该首先对我们的假定提一些看起来似乎“太明显”以至于不值一问的问题,如:这个问题值得解决吗?它真是一个问题吗?如果我们把整件事情忘掉,然后继续工作会怎么样呢?
创新也是如此,创造力不仅仅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各种奇思妙想,它还意味着把我们的思维从阻止它发散开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我们不能局限于像9点所构成的格子那样的陈规,需要学会忘却,不让已有的知识成为继续创新的桎梏。
将忘却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通常会产生创新的结果,而这正是从单循环学习向双循环学习的跃迁过程。
这也是9点连线问题对于创新的深刻内涵。
9点所构成的格子就如我们已有的构思和心智模式,单循环学习正是在“格子”中,以一种持续性学习方式,不断向前推进,而没有考虑到构思和心智模式本身是否需要作出改变。
而双循环学习过程比单循环学习过程多了一个循环,它审查推动单循环学习构思的有效性,总是带着疑惑的眼光观察世界。
因为近阶段自己对知识管理比较关注,感觉到知识管理的发展也正是这样一种不断进行“9点连线”的过程。
最初的所谓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和文档管理区别不大,强调各种信息共享,注重知识的收集、分发和模仿,在这种心智模式指导下,必然会选择着重基于文档和知识库管理的解决方案。
而后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将知识应用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强调业务中的知识应用,在这种心智模式下,就会选择相对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案,强调工作流管理和知识应用的结合。
有人将上述的知识管理策略视为第一代知识管理,是一种“供应方”的知识管理,它主要考虑对现有知识的“供应”。
而目前,有些研究者提出第二代知识管理,这又导致了又一轮知识管理心智模式的改变。
第二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在人类组织中存在知识过程以及知识生命周期循环,它本质上是一种“需求方”的知识管理,强调对新知识的“需求”,这种认知也必然会引发知识管理方案的革新。
我想这种发展,正是不段超越“格子”的过程,在原有的格子里,我们无法解决新问题了。
这时我们要忘却,因为已有的成功只是“格子”里的成功,我们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那不这样做会怎样,我想结果或许会验证一句话:不仅仅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图2 知识管理的双循环学习过程
由此,我们也应认识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进行“9点连线”的过程。
渐进是单循环过程,而“9点连线”则是双循环学习;渐进需要计划和控制,而“9点连线”则需要跳跃和创新。
在连线中,有人失败了,有人却成功了。
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成功者善于转变原有的心智模式,不为9点所困,如图2所示。
所以,知识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企业类型,可能会有不同的知识管理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案。
在认识和实施知识管理时,我们需要学会“9点连线”的技巧,用“双循环学习”的观点去它,使其成为支撑企业知识应用和创新的平台——一个自身也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平台。